新闻公告

NEWS

吃瓜!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冲击新纪录创造新增量

文章出处: 国际吃瓜物流社团 发表时间:2021/12/31 15:07:43

 岁末的寒潮已经来袭,但上海港各个港区前沿却始终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各单位都在向年度目标发起最后冲刺。今年上海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00万标准箱,将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货代公司咨询电话:021-35383199。

      对于全球的港口码头来说,2021年可谓挑战重重,物流供应链拥堵始终难以缓解,上海港为何能逆势向上,在去年突破4350万标准箱的基础上,继续实现大跨越?

      12月23日,上海洋山港“5G+L4”自动驾驶智能重卡提前完成2021年度4万标准箱的运输任务。在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一辆辆智能重卡从洋山港码头出发,驶过东海大桥,到达深水港物流园区。

      在尚未实现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情况下,智能重卡在许多环节的效率已比熟练司机驾驶卡车高上不少。

      智能重卡是洋山港集疏运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港提升能级、逆势前行的一个缩影。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介绍,使用24小时运转的自动驾驶智能重卡,则可以实现削峰填谷,使东海大桥的车流量更为平均,减少拥堵、提高效率。

      过去一年,中国出口暴增,大量货物通过上海港走向世界,上海港承担着维护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的重任。面对短时间内暴涨的需求,本就全力运转的上海港只能不断内部挖潜,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而通过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向存量要增量,就是重要手段之一。

      上港集团方面介绍,今年,在疫情下发挥重要作用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分批共引进5台桥吊、12台轨道吊;负责运营洋山一期、二期码头的上港集团盛东公司也于近期接收5台轮台吊,为年底冲刺注入动力。

      此外,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等项目也在持续推进;面向未来,“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也在加紧筹备中,可以更好配置全球空箱资源,该中心有望明年上半年建成。

      在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的总部大楼内,有一块智慧大屏,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各个码头的作业情况,以及未来的作业计划。

      今年上半年,依托这块智慧大屏和大数据,洋山港区的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有效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船舶到港存在不均衡性,有时这边码头船舶排队,那边码头还有空泊位。现在我们能进行紧急调度,让所有码头泊位每天24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告诉记者,今年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1.8万标准箱,再破单月纪录,背后就有新作业计划的功劳,当月上港集团就紧急调度了60多艘干线集装箱船。

      这块疫情暴发后启用的智慧大屏,是上海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疫情下通过大数据极致挖掘港口作业潜能的“利器”。疫情下欧美港口普遍拥堵,但上海港却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向效率要增量,始终维持高效运转,屡破生产纪录。

      今年上港集团专门成立了科技信息部,统筹管理全集团的数据,引领集团数字化转型。

      由于已经联通了从码头到集团旗下船公司等各方的信息与数据,上海港还推出“共享堆场”与“干/支线捎带常态化运作”等创新服务。

      前者是在外高桥沪东、明东两码头间,以及洋山盛东、冠东两码头间设立共享堆场,利用对方堆场提升码头作业利用水平;

      后者是针对不断提升的水水中转箱量,在集团自有船舶无法满足洋山港与外高桥码头之间的集装箱转运需求时,利用干线、支线船舶富余舱位资源进行捎带转运,有效保障出口客户的中转衔接时效。

      此外,今年6月,上港集团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项目落地,利用第五代有线网络技术,实现对码头设备的远程无延时操控。这种有线网络技术比无线的5G网络更稳定可靠,受外界影响更小。

      “未来这一技术还可以用来改造传统码头,实现所有码头作业人员坐在上海市区的办公室内,就能保证上海港24小时高效运转。”

上海欧高国际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五代有线网络技术为大数据、智能分析、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将进一步加速世界第一大港的数字化进程,进而更好实现港城联动,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货代公司咨询电话:021-35383199。